浏览次数: 次
序号 | 工序名称 | 说明 |
1 | 粗车 | 全长至图样要求,作两端中心孔,其余留余量2mm |
2 | 调质 | |
3 | 精车 | 蜗杆轴颈及齿顶圆柱面留磨量0.3mm,其余至图样要求 |
4 | 齿面粗加工 | |
5 | 钳作 | 去除两端不完全螺旋齿面直至1/3齿厚处 |
6 | 铣花键 | 留磨量 |
7 | 淬火 | |
8 | 研中心孔 | |
9 | 精磨 |
精磨轴颈及齿顶圆柱面至图样要求
|
10 | 磨花键 | 磨花键至图样要求 |
11 | 钳作 | 去花键棱角毛刺 |
12 | 精磨齿面 | |
13 | 检验 |
序号 | 工序名称 | 说明 |
1 | 粗车、钻孔 | 留余量2.5mm |
2 | 精车 | 至图样要求 |
3 | 加工键槽 | 至图样要求 |
4 | 钳作 |
修去键槽棱角毛刺
|
5 | 滚齿 | 至图样要求 |
6 | 钳作 | 修去齿部棱角毛刺 |
7 | 检验 |
滚齿方式 |
径向滚齿
|
切向滚齿
|
工艺特点 |
蜗轮滚刀向被加工蜗轮作径向进给,由齿项逐渐切至全齿深
|
1)蜗轮滚刀前端是锥形的滚刀沿其轴线方向进给,滚刀与蜗轮的中心距预先调整好,在加工中保持不变
2)对应于滚刀的轴向进给,蜗轮必须有一附加补偿运动
|
优缺点 |
1)进给行程仅等于齿高,故加工机动时间短,生产率高
2)不用差动链,传动链短,传动误差较小,机床调整简单
3)蜗轮的轮齿可能被过切,影响传动质量
|
1)不会产生轮齿的过切现象
2)滚刀主要由切削锥部参加切削,圆柱部分仅作修光和校正,因此滚刀精度保持时间长
3)由丁滚刀切向过给量可调节,展成蜗轮轮齿的切削刀数可比径向进给法多,故加工出的轮齿齿面粗糙度细
4)进给行程长,生产率低
5)要用切向刀架,滚齿传动链较长,附加传动环节的误差将影响蜗轮的精度
|
使用场合 | 蜗轮的螺旋角为6°~8°时,过切现象不明显,为提高生产率,常用径向滚齿,滚切分度蜗轮时为提高运动精度,一般也采用径向滚齿 | 大螺旋角、大模数蜗轮的加工,宜用切向滚齿(并宜用切向装配) |